2019年3月18日星期一
吸塑包裝材料的辨認方法
吸塑包裝材料是包裝生產的主要原料,一整塊產品生產出來以後要將單個的小產品,然後就會留下一些產品的邊料一般不懂得分辨的經常會搞混亂,此文分享讓大家更加了解吸塑包裝行業更加認識材料。泡殼在吸塑包裝廠常用的材料有PP、PET、PVC、PE等。
1。PP材料特征:材質軟韌性好,環保無毒,比較耐高溫,可塑性差,吸塑有難度,表面缺少光澤,呈現出啞色
感官鑒別:本品為白色透明與LDPE相比透明度較高,揉搓時有聲響。
燃燒鑒別:燃燒時火焰上黃下藍,氣味似石油,熔融滴落,燃燒時無黑煙。
2。PET材料特征:這種材料屬於環保料,材料的硬度好,透明度較強、材料表面光亮。
感官鑒別:本品為白色透明,手感較硬,泡殼揉搓時有聲響。外觀似PP。
燃燒鑒別:燃燒時有黑煙,火焰有跳火現像,燃燒後材料表面黑色炭化,手指揉搓燃燒後的黑色炭化物,碳化物呈粉末狀。
3。PVC材料特征:是吸塑包裝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價格適中,韌性強,塑造性好,如遇到低溫天氣時會變得脆性,容易破裂。
感官鑒別:外觀極似EVA但有彈性。
燃燒鑒別:燃燒時冒黑煙,離火即滅,燃燒表面呈黑色,無熔融滴落現像。
4。PP+PET材料特征:這種材料是屬於復合材料,表面關澤、耐磨、可塑性好。
感官鑒別:外觀似PP,透明度極高,揉搓時聲響大於PP。
燃燒鑒別:燃燒時有黑煙,火焰有跳火現像,燃燒表面呈黑色炭化。
5。PE+PP共聚料:有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聚乙烯之分、手感柔軟,這種材料較少使用。感官鑒別:本品與LDPE相比較,透明度遠遠高於LDPE,手感與LDPE無差異,撕裂試驗極像PP膜,才質為透明純白色。
燃燒鑒別:本品燃燒時火焰為全黃色,熔融滴落,無黑煙,氣味似石油。
按照這些包裝的識別就能更好的也能精准的找出其中的特征,在費料回收區別時經常也會弄混,本的生產人員是按照這些方式去辨別的
金屬切削刀具常識及使用方法
在選擇刀具的角度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工件CNC工具材料、刀具材料、加工性質(粗、精加磨刀機工)等,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通常講的刀具角度,是指制造和測量用的標注角度在實際工作時,由於刀具的安裝位置不同和切削運動方向的改變,實際工作的角度和標注的角度有所不同,但通常相差很小。
制造刀具的材料必須具有很高的高溫硬度和耐磨性,必要的抗彎強度、衝擊韌性和化學惰性,良好的工藝性(切削加工、鍛造和熱處理等),並不易變形。
通常當材料硬度高時,耐磨性也高;抗彎強度高時,衝擊韌性也高。但材料硬度越高,其抗彎強度和衝擊韌性就越低。高速鋼因具有很高的抗彎強度和衝擊韌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現代仍是應用最廣的刀具材料,其次是硬質合金。
聚晶立方氮化硼適用於切削高硬度淬硬鋼和硬鑄鐵等;聚晶金剛石適用於切削不含鐵的金屬,及合金、塑料和玻璃鋼等;碳素工具鋼和合金工具鋼現在只用作銼刀、板牙和絲錐等工具。
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現在都已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塗覆碳化鈦、氮化鈦、氧化鋁硬層或復合硬層。正在發展的物理氣相沉積法不僅可用於硬質合金刀具,也可用於高速鋼刀具,如鑽頭、滾刀、絲錐和銑刀等。硬質塗層作為阻礙化學擴散和熱傳導的障壁,使刀具在切削時的磨損速度減慢,塗層刀片的壽命與不塗層的相比大約提高1~3倍以上。
由於在高溫、高壓、高速下,和在腐蝕性流體介質中工作的零件,其應用的難加工材料越來越多,切削加工的自動化水平和對加工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刀具的發展方向將是發展和應用新的刀具材料;進一步發展刀具的氣相沉積塗層技術,在高韌性高強度的基體上沉積更高硬度的塗層,更好地解決刀具材料硬度與強度間的矛盾;進一步發展可轉位刀具的結構;提高刀具的制造精度,減小產品質量的差別,並使刀具的使用實現最佳化。
按切削運動方式和相應的刀刃形狀,刀具又可分為三類。通用刀具,如車刀、刨刀、銑刀(不包括成形的車刀、成形刨刀和成形銑刀)、鏜刀、鑽頭、擴孔鑽、鉸刀和鋸等;成形刀具,這類刀具的刀刃具有與被加工工件斷面相同或接近相同的形狀,如成形車刀、成形刨刀、成形銑刀、拉刀、圓錐鉸刀和各種螺紋加工刀具等;展成刀具是用展成法加工齒輪的齒面或類似的工件,如滾刀、插齒刀、剃齒刀、錐齒輪刨刀和錐齒輪銑刀盤等。
各種刀具的結構都由裝夾部分和工作部分組成。整體結構刀具的裝夾部分和工作部分都做在刀體上;鑲齒結構刀具的工作部分(刀齒或刀片)則鑲裝在刀體上。
刀具的裝夾部分有帶孔和帶柄兩類。帶孔刀具依靠內孔套裝在機床的主軸或心軸上,借助軸向鍵或端面鍵傳遞扭轉力矩,如圓柱形銑刀、套式面銑刀等。
帶柄的刀具通常有矩形柄、圓柱柄和圓錐柄三種。車刀、刨刀等一般為矩形柄;圓錐柄*錐度承受軸向推力,並借助摩擦力傳遞扭矩;圓柱柄一般適用於較小的麻花鑽、立銑刀等刀具,切削時借助夾緊時所產生的摩擦力傳遞扭轉力矩。很多帶柄的刀具的柄部用切削工具低合金鋼制成,而工作部分則用高速鋼把兩部分對焊而成。
刀具的工作部分就是產生和處理切屑的部分,包括刀刃、使切屑斷碎或卷攏的結構、排屑或容儲切屑的空間、切削液的通道等結構要素。
有的刀具的工作部分就是切削部分,如車刀、刨刀、鏜刀和銑刀等;有的刀具的工作部分則包含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如鑽頭、擴孔鑽、鉸刀、內表面拉刀和絲錐等。切削部分的作用是用刀刃切除切屑,校准部分的作用是修光已切削的加工表面和引導刀具。
刀具工作部分的結構有整體式、焊接式和機械夾固式三種。整體結構是在刀體上做出切削刃;焊接結構是把刀片钎焊到鋼的刀體上;機械夾固結構又有兩種,一種是把刀片夾固在刀體上,另一種是把钎焊好的刀頭夾固在刀體上。硬質合金刀具一般制成焊接結構或機械夾固結構;瓷刀具都采用機械夾固結構。
銑刀磨刀機怎麼用 萬能磨刀機磨銑刀操作
萬能磨刀機磨銑刀操作
工具/原切削工具料
端銑刀研磨機主機
3-13mm立銑刀
研磨機夾具
銑刀磨刀機ER筒夾
方法/步驟
首先要檢查要研磨的刃數,如2刃、3刃、4刃等,再選擇相對應的夾具,如2刃、4刃用4邊形的;3刃、6刃用6邊形的,一定不能用錯。
然後根據銑刀直徑大小選取合適的筒夾,以45度角卡入夾具尾座,稍微鎖緊。
銑刀研磨機的使用方法
根據銑刀直徑大小調節對刀座,把鎖好的刀放進對刀座,讓銑刀刃口抵住對到座壓塊,對好刀。然後檢查對刀的效果:2刃、4刃、6刃銑刀,刀刃必須與夾具相應邊平形,3刃只要有一刃平形就行,否則要糾正過來。
刀具定位好後,開始研磨刀具了。端面研磨,首先根據刀具的大小調節端面研磨座,讓砂輪能剛好研磨刀具的每個面。
可調式中心逃隙角研磨:2刃銑刀研磨是注意刀刃與夾具面,1刃深(首先把螺旋擰至底),對應面淺(擰松2到3格),研磨時要旋轉;3刃銑刀研磨注意夾具上的246面,24深、6淺、要旋轉;4刃刀具開鎖夾上的1324面,13深24淺,不旋轉(旋轉後刀磨刀機具就壞了);6刃刀具開鎖夾上的361425面,36深1425淺,不旋轉。
第二間隙角研磨。2刃刀具有一個專門的研磨座,研磨夾具上的銑刀平行面放入研磨即可;3、4、6刃刀具在後面研磨座研CNC工具磨,3刃銑刀研磨注意銑刀刃口與夾具平片面插入研磨,4刃銑刀研磨夾具4方依次研磨即可,6刃不研磨。
注意事項
注意銑刀刃數和夾具的選擇,尤其是研磨時,一定要注意銑刀刃口平行面插入研磨。
刀具材質和砂輪材質的選擇
刀具磨削加工時如何正確選擇砂輪?
砂輪磨具的種類很多,並有各種形狀和尺寸磨刀機,根據砂輪的磨料、結合劑材料以及制造工藝的不同,每一種砂輪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若選擇不當就將直接影響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生產效率。因此,磨削加工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砂輪。那麼應如何正確選擇砂輪?針對磨削中常用的砂輪進行彙總,讓大家明明白白挑選砂輪。
普通砂輪的選擇
1、磨料的選擇磨料選擇主要取決於工件材料及熱處理方法。
a。磨抗張強度高的材料時,選用韌性大的磨料。
b。磨硬度低,延伸率大的材料時,選用較脆的磨料。
c。磨硬度高的材料時,選用硬度更高的磨料。
d。選用不易被加工材料發生化學反應的磨料。
最常用的磨料是棕剛玉(A)和白剛玉(WA),其次是黑碳化硅(C)和綠碳化硅(GC),其余常用的還有鉻剛玉(PA)切削工具、單晶剛玉(SA)、微晶剛玉(MA)、鋯剛玉(ZA)。
棕剛玉砂輪:棕剛玉的硬度高,韌性大,適宜磨削抗拉強度較高的金屬,如碳鋼、合金鋼、可鍛鑄鐵、硬青銅等,這種磨料的磨削性能好,適應性廣,常用於切除較大余量的粗磨,價格便宜,可以廣泛使用。
白剛玉砂輪:白剛玉的硬度略高於棕剛玉,韌性則比棕剛玉低,在磨削時,磨粒容易碎裂,因此,磨削熱量小,適宜制造精磨淬火鋼、高碳鋼、高速鋼以及磨削薄壁零件用的砂輪,成本比棕剛玉高。
黑碳化硅砂輪:黑碳化硅性脆而鋒利,硬度比白剛玉高,適於磨削機械強度較低的材料,如鑄鐵、黃銅、鋁和耐火材料等。
綠碳化硅砂輪:綠碳化硅硬度脆性較黑碳化硅高,磨粒鋒利,導熱性好,適合於磨削硬質合金、光學玻璃、陶瓷等硬脆材料。
鉻剛玉砂輪:適於磨削刀具,量具、儀表,螺紋等表面加工質量要求高的工件。
單晶剛玉砂輪:適於磨削不鏽鋼、高釩高速鋼等韌性大、硬度高的材料及易變形燒傷的工件。
微晶剛玉砂輪:適於磨削不鏽鋼、軸承鋼和特種球墨鑄鐵等,用於成型磨,切入磨,鏡面磨削。
鋯剛玉砂輪:適於磨削奧氐體不鏽鋼、鈦合金、耐熱合金,特別適於重負荷磨削。
2、粒度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被磨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磨削效率。
粒度是指磨料的顆粒尺寸,其大小則用粒度號表示。用粗粒度砂輪磨削時,生產效率高,但磨出的工件表面較粗糙;用細粒度砂輪磨削時,磨出的工件表面粗糙度較好,而生產率較低。在滿足粗糙度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粗粒度的砂輪,以保證較高的磨削效率。一般粗磨時選用粗粒度砂輪,精磨時選用細粒度砂輪。
當砂輪和工件接觸面積較大時,要選用粒度粗一些的砂輪。例如,磨削相同的平面,用砂輪的端面磨削比用砂輪的周邊磨削選的粒度要粗些。
3、硬度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被磨削的工件材料、磨削效率和加工表面質量。
硬度是指砂輪在外力作用下磨粒脫落的難易程度,為了適應不同工件材料磨加工的要求,制造砂輪時分成不同硬度的等級。
砂輪選得過硬,磨鈍的磨粒不易脫落,砂輪易堵塞,磨削熱增加,工件易燒傷,磨削效率低,影響工件表面質量;砂輪選得過軟,磨粒還在鋒利時就脫落,增CNC工具加了砂輪損耗,易失去正確的幾何形狀,影響工件精度。所以砂輪硬度的選擇要適當,還應根據砂輪與工件接觸面積大小、工件形狀、磨削的方式、冷卻方式、砂輪的結合劑種類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麻花鑽操作方法 麻花鑽如何保養
什麼是麻花鑽頭
麻花鑽是通過其相對模具工具固定軸線的旋轉切削以鑽削工件的圓孔的工具。因其容屑槽成螺旋狀而形似麻花而得名。螺旋槽有2槽、3槽或更多槽,但以2槽最為常見。麻花鑽可被夾持在手動、電動的手持式鑽孔工具或鑽床、銑床、車床乃至加工中心上使用。鑽頭材料一般為高速工具鋼或硬質合金。
麻花鑽頭如何操作使用
“少磨”首先是“不磨”,拿到鑽頭匆匆即磨,肯定是盲目的磨。只有在刃磨前擺放好位置,才能為下一步的“磨好”打實基礎,這一步相當重要。
這裡用四句口訣來指導刃磨過程,效果較好。
口訣一:“刃口擺平輪面靠。”
這是鑽頭與砂輪相對位置的第一步,往往有學生還沒有把刃口擺平就靠在砂輪上開始刃磨了。這樣肯定是磨不好的。這裡的“刃口”是主切削刃,“擺平”是指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處於水平位置。“輪面”是指砂輪的表面。“靠”是慢慢靠攏的意思。此時鑽頭還不能接觸砂輪。
口訣二:“鑽軸斜放出鋒角。”
這裡是指鑽頭軸心線與砂輪表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鋒角”即頂角118°±2o的一半,約為60°這個位置很重要,直接影響鑽頭頂角大小及主切削刃形狀和橫刃斜角。要提示學生記憶常用的一塊30°、60°、90°三角板中60°的角度,學生便於掌握。口訣一和口訣二都是指鑽頭刃磨前的相對位置,二者要統籌兼顧,不要為了擺刻磨機平刃口而忽略了擺好斜角,或為了擺好斜放軸線而忽略了擺平刃口。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很會出這些錯誤鑽頭。此時鑽頭在位置正確的情況下准備接觸砂輪。
口訣三:“由刃向背磨後面。”
這裡是指從鑽頭的刃口開始沿著整個後刀面緩慢刃磨。這樣便於散熱和刃磨。在穩定鞏固口訣一、二的基礎上,此時鑽頭可輕輕接觸砂輪,進行較少量的刃磨,刃磨時要觀察火花的均勻性,要及時調整壓力大小,並注意鑽頭的冷卻。當冷卻後重新開始刃磨時,要繼續擺好口訣一、二的位置,這一點往往在初學時不易掌握,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改變其位置的正確性。
口訣四:“上下擺動尾別翹。”
這個動作在鑽頭刃磨過程中也很重要,往往有學生在刃磨時把“上下擺動”變成了“上下轉動”,使鑽頭的另一主刀刃被破壞。同時鑽頭的尾部不能高翹於砂輪水平中心線以上,否則會使刃口磨鈍,無法切削。
麻花鑽保養方法
1、麻花鑽在使用時先將橫把部件螺栓接頭插入鑽頭部條活動連接螺母定向槽內,逆時針方向旋緊連接螺母,即可插入預定鑽磁盤孔地區用手加壓以順時針向旋入土壤中,每旋約200~250毫米即向上提撥鑽孔(若過深提撥時會很費力而不方便)、剔下鑽頭螺旋中土、此土即為離該地段距離的土樣。
2、逐次往復工作至1米時需繼續往深處鑽取,應順時針方向旋松鑽頭部分連接部分連接螺母卸下橫把,把附加第二節鑽杆部分螺栓頭部分連接插入鑽頭部件活動連接螺時針方向旋緊連接螺母,再將橫把部件與鑽杆同上(1)比接好繼續工作,三,四,五節同上直至工作完止。
3、麻花鑽杆是用蒲壁無縫鋼管制成,故不宜在堅硬土質的地區進行使用。
4、每次使用完畢後應洗淨、擦干,塗上防鏽油脂,以防生鏽。
鑽頭的磨法 麻花鑽頭怎麼磨
麻花鑽頭是最常用的切削刀具,麻花鑽頭要想磨得磁盤鋒利,要注意一些幾點:
麻花鑽頭對於機械加工來說,它是一種常用的鑽孔工具。結構雖然簡單,但要把它真正刃磨好,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關鍵在於掌握好刃磨的方法和技巧,方法掌握了,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這裡介紹一下對麻花鑽的手工刃磨技巧。
麻花鑽的頂角一般是118°,刻磨機也可把它當作120°來看待。刃磨鑽頭主要掌握幾個技巧:
1、刃口要與砂輪面擺平。
磨鑽頭前,先要將鑽頭的主切削刃與砂輪面放置在一個水平面上,也就是說,保證刃口接觸砂輪面時,整個刃都要磨到。這是鑽頭與砂輪相對位置的第一步,位置擺好再慢慢往砂輪面上靠。
2、鑽頭軸線要與砂輪面斜出60°的角度。
這個角度就是鑽頭的鋒角,此時的角度不對,將直接影響鑽頭頂角的大小及主切削刃的形狀和橫刃斜角。這裡是指鑽頭軸心線與砂輪表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取60°就行,這個角度一般比較能看得准。這裡要注意鑽頭刃磨前相對的水平位置和角度位置,二者要統籌兼顧,不要為了擺平刃口而忽略了擺好度角,或為了擺好角度而忽略了擺平刃口。
3、由刃口往後磨後面。
刃口接觸砂輪後,要從主切削刃往後面磨,也就是從鑽頭的刃口先開始接觸砂輪,而後沿著整個後刀面緩慢往下磨。鑽頭切入時可輕輕接觸砂輪,先進行較少量的刃磨,並注意觀察火花的均勻性,及時調整手上壓力大小,還要注意鑽頭的冷卻,不能讓其磨過火,造成刃口變色,而至刃口退火。發現刃口溫度高時,要及時將鑽頭冷卻。
4、鑽頭的刃口要上下擺動,鑽頭尾部不能起翹。
這是一個標准的鑽頭磨削動作,主切削刃在砂輪上要上下擺動,也就是握鑽頭前部的手要均勻地將鑽頭在砂輪面上上下擺動。而握柄部的手卻不能擺動,還要防止後柄往上翹,即鑽頭的尾部不能高翹於砂輪水平中心線以上,否則會使刃口磨鈍,無法切削。這是最關鍵的一步,鑽頭磨得好與壞,與此有很大的關系。在磨得差不多時,要從刃口開始,往後角再輕輕蹭一下,讓刃後面更光潔一些。
5、保證刃尖對軸線,兩邊對稱慢慢修。
鑽頭一邊刃口磨好後,再磨另一邊刃口,必須保證刃口在鑽頭軸線的中間,兩邊刃口要對稱。有經驗的師傅會對著亮光察看鑽尖的對稱性,慢慢進行修磨。鑽頭切削刃的後角一般為10°-14°,後角大了,切削刃太薄,鑽削時振動厲害,孔口呈三邊或五邊形,切屑呈針狀;後角小了,鑽削時軸向力很大,不易切入,切削力增加,溫升大,鑽頭發熱嚴重,甚至無法鑽削。後角角度磨的適合,鋒尖對中,兩刃對稱,鑽削時,鑽頭排屑輕快,無振動,孔徑也不會擴大。
6、兩刃磨好後,對直徑大一些的鑽頭還要注意磨一下鑽頭鋒尖。
鑽頭兩刃磨好後,兩刃鋒尖處會有一個平面,影響鑽頭的中心定位,需要在刃後面倒一下角,把刃尖部的平面盡量磨小。方法是將鑽頭豎起,對准砂鑽頭輪的角,在刃後面的根部模具工具,對著刃尖倒一個小槽。這也是鑽頭定中心和切削輕快的重要一點。注意在修磨刃尖倒角時,千萬不能磨到主切削刃上,這樣會使主切削刃的前角偏大,直接影響鑽孔。
當然,磨鑽頭沒有一定的定式,需要在實際操作中積累經驗,通過比較、觀察、反復試驗,定會把鑽頭磨得更好。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