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日月潭民宿”富了農民醉了遊客

“日月潭民宿”富了農民醉了遊客

新農村建設助推“民宿”快速發展。近年來,宜州市先後創建了壯古佬、安寧、橫山等3個農業旅遊示範點,穩步推進馬山塘、小龍、合寨、羅村等10多個新農村示範點建設項目,村中道路、飯店等旅遊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為發展“溪頭民宿”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同時,制定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安排2000多萬元旅遊發展基金,引導群眾發展“民宿”。今年,僅小龍村就新增投資300萬元,建成4家“民宿”景點。目前,宜州已形成以小龍村、馬山塘、六妹村等以農業資源為依託的“民宿”景區。該市還加強規範鄉村旅遊點經營,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具有宜州特色的“民宿”旅遊格局初步形成。
   唱好花果燒烤四季歌。宜州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懷遠鎮的西瓜、香瓜、草莓、楊梅,慶遠鎮的葡萄、哈密瓜,福龍鄉的百香果,下梘、祥貝的河魚等,為宜州“民宿”注入豐富元素。宜州市順勢而為,立足“春季賞花、夏秋瓜果、冬季燒烤”特色,大大推動了該市“民宿”產業蓬勃發展。 “讓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時,還能體會到農事的艱辛,民宿是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教育的好方式。”每到瓜果成熟季節,宜州市人民醫院的王醫生都會帶上兒子親自到果園體驗生活,感受“民宿”的魅力。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宜州從事“民宿”旅遊經營戶68家(其中,三星農家旅館2家),農村直接從業旅遊服務人員760多人,“民宿”餐飲接待遊客23萬人次,旅遊收入2400萬元。 “五一”期間,部分“民宿”經營點一天營業額就高達2萬元。
得益於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宜州市劉三姐鄉馬山塘屯覃永良投資興建的“民宿”餐館生意火暴,日平均接待遊客數百人,年營業額超百萬元,成為宜州“民宿”典範,並獲評“廣西三星級民宿”。
近年來,宜州市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東風,以景區建設大會戰為契機,積極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以採農果、吃農飯、住農家、做農活為主要內容的“民宿”,不僅讓當地農民“坐在家裡也有錢賺”,還讓前來游玩的遊客看著青山綠水進食,枕著鳥語花香入眠,放鬆了身心。
鄉土特色令宜州“民宿”美名遠播。近年來,宜州在發展“民宿”旅遊的同時,注重弘揚傳承帶有壯家色彩的風味小吃,想方設法突出劉三姐故鄉原汁風味小吃、鄉土風情等內涵,並把其作為讓遊客流連忘返的一大法寶。 “宜州牛肉條”、“宜州香粽”、“下梘河烤魚”、“宜州涼菜”、“德勝脆皮狗”、“北牙血腸”、“祥貝土雞”等特色食品已名聲在外。 6月15日,廣東湛江的趙女士在宜州壯古佬景區第一次吃到了五色糯米飯、糯米糍粑、血腸等特色農家食品。 “想不到三姐故鄉居然有如此美味的食物。”,她不禁感慨連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